【涉税法律】税务师第十八章高频考点:‌‌‌‌‌‌‌‌‌‌‌‌‌‌‌‌‌‌‌‌‌‌‌‌‌‌‌‌‌‌‌‌‌‌‌‌‌‌‌‌‌‌‌‌‌‌‌‌‌‌‌‌‌‌‌‌‌‌‌‌‌‌‌‌‌‌‌犯罪主体

2025-10-01
12


犯罪主体

1.自然人犯罪主体

(1)刑事责任年龄

①已满 16 周岁(≥16)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14≤Y<16)的人,犯故意人、故意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奸、劫、贩卖品、放炸、投放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 12 周岁不满 14 周岁(12≤Y<14)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注意】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1)从宽处罚原则,即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 16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的矫治教育。

(2)排除死刑的适用,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2)刑法宽严相济原则

①累犯: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18)的人不作为累犯

②缓刑:对不满 18 周岁(<18)的人和已满 75 周岁(≥75)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③从轻、减轻:已满 75 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④死刑限制:审判的时候已满 75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⑤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18)被判处 5 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3)刑事责任能力

①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②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④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单位犯罪主体

(1)犯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注意】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不属于单位犯罪。

(2)主观方面必须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由单位集体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犯罪决,并通过直接责任人员加以实施

【注意】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犯罪,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也不是单位犯罪。

(3)必须限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只有特别规定可以由单位实施的犯罪,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4)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为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