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几门?考什么科目?

2025-09-11
6


中级经济师考试门数与科目要点

本文聚焦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门数、科目及专业选择要点,帮助考生快速把握考试结构和备考方向。中级经济师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两大部分。《专业知识与实务》又将十个专业方向细分,考生可在金融、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十个专业中任选其一参加考试。两科均为客观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案例分析题,总分为140分,合格线为60%,即84分以上方可通过。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且自实施机考以来,通过率一般在10%到15%之间波动。

考试科目详细解读

《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是中级经济师的核心科目。《专业知识与实务》覆盖十个专业方向,考生在报考时需从中选定一个方向,题型与难度与所选方向相关。对于零基础考生而言,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更易理解,与日常工作联系紧密,备考门槛相对较低;若以职业发展、职称晋升或税费抵扣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选择与自身工作更贴近的方向会更有成效。十个专业分别为:金融、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

报名条件与时间节点

根据规定,报名条件覆盖从高中起步到博士层级的多档学历与工作年限要求:高中毕业并取得经济系列初级职称、从事相关工作满10年;大专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6年;本科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满2年;硕士学位满1年;博士学位亦可直接报考。2026年的报名时间通常自8月开始,11月举行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需在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完成。

考试形式与通过率分布

两科均为客观题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案例分析题。自机考实施以来,整体通过率在10%至15%之间波动,其中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差异明显。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金融等专业的报考人数与通过情况相对活跃,且备考资料较为丰富;而旅游、保险、运输等较冷门专业的辅导资源相对不足,备考难度也相对偏大。

合格标准与成绩管理

人社部对中级经济师设定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线均为试卷满分的60%。单科合格后进入分数累积过程,满分为140分,合格分数线84分。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管理,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通过,方可取得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若某一年未通过,需要在下一年度继续考试并补齐未通过科目。

备考策略与选科建议

综合往年报考情况,选择与自身专业背景贴近的方向更易把握核心知识点。若目标是“落户、抵扣个税”等实用性需求,金融、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三大方向通常备考资料丰富,零基础也更易上手;而向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倾斜的考生,建议结合实际岗位与职业规划,优先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目。应对考试准备,建议系统梳理基础知识,结合工作情境做案例分析,做好时间管理与练习题的循序渐进训练,以提升在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概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