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哪几科?多少分及格?
7中级经济师考哪几科?多少分及格?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中国职称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师类别。为了获得“中级经济师”职称,考生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科目、合格标准以及报名条件,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备考要求。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为两个主要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又分为多个专业方向,考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报考。
经济基础知识:该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等基础性知识。
专业知识与实务:此科目根据考生选择的专业方向,测试其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中级经济师考试提供以下十个专业方向供考生选择:
- 金融专业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政税收
- 工商管理
-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
- 保险专业
- 农业经济
- 旅游经济
- 运输经济
- 知识产权
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进行报考。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评分与合格标准
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客观题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试卷总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即84分。因此,考生必须在每个科目中获得至少84分才能视为合格。
自2022年起,中级经济师考试实行固定合格标准,即每年考试合格标准为试卷总分的60%。这意味着,考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中级经济师报名条件
要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生需要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 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经济系列初级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 具备博士学位。
选择合适的考试科目
中级经济师的考试科目中,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通常被认为是最容易的科目。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较为基础,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适合零基础考生。对于希望通过考试获得经济师证书来落户或抵扣个税的人群,选择这两个专业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较之下,金融专业、建筑与房地产经济、财政税收、农业经济、知识产权等专业难度稍大,尤其是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对某个行业有深入了解的考生,这些专业可能更具挑战性。
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
近年来,中级经济师的通过率保持在10%至15%之间。其中,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差异较大。根据历史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通过率相对较高,约为37%;工商管理专业通过率为25%;金融专业的通过率为16%。其他一些专业的通过率则较低,通常在个位数。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背景和兴趣的专业将有助于提高通过考试的机会。
结语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考试,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通过合理选择考试科目,并结合自身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可以为通过考试奠定坚实基础。考生还需要关注考试的报名时间和合格标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达到合格要求。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