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有几门

2025-09-11
8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只有两门: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且专业知识与实务设有十个可选专业。本文将围绕这两大科目及十个专业的选取要点,解读考试结构、时间安排、报名条件及通过要点,帮助考生把握核心信息。

两门主科目的结构与定位

中级经济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考试科目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其中前者为基础性知识,后者在十个专业方向上提供选择。两科均为客观题,确保考试的标准化与可比性。

专业知识与实务的十个专业方向及选其一的规则

《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分为金融、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十个专业方向。考生只需在这十个专业中任选其一进行备考,其他专业不参与评分。这种设置使考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工作需求,选择最贴合的方向进行复习。

试题形态、分值与及格标准

两门科目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级经济师试卷总分为14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即84分及以上即可通过单科。自2022年起,考试采用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且实行两年滚动管理,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

报名时间与入口

2026年中级经济师报名预计从8月起开始,11月举行全国统一考试。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进行报名,官方统一的考试制度确保各地进度与评卷标准的一致性。

报名条件与学历层次

报名条件较为灵活,具体包括: (1)高中毕业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经济系列初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以上条件体现了学历层次与工作年限的逐步放宽机制,为不同阶段的考生提供进入路径。

考试难度、备考策略与通过趋势

自实行机考以来,整体通过率大致在10%至15%之间。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存在差异,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率相对较高,约为37%左右;工商管理专业约25%;金融专业约16%;其他专业多为个位数,备考难度随专业差异明显。对于零基础考生而言,HR、工商管理和金融三大专业通常被认为相对容易入门;而旅游、保险、运输等相对冷门的科目,市面资料较少,备考难度较大。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结合自身背景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学习重点与资料获取渠道。

结语:一门考试的两大科目与专业选择的核心要点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核心在于两门主科目的统一考试结构与十个可选专业的灵活组合。考生应先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再在十个专业中进行取舍,确保备考材料与练习题尽量贴合选择的专业方向。同时关注年度时间节点、报名入口与滚动周期的规定,以便顺利完成报名、考试与证书获取的全流程。通过对科目结构、考试模式与通过趋势的清晰认知,考生能够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实现高效学习与稳健通过。

相关资讯